塑化剂,台湾汉语,大陆称之为增塑剂。增塑剂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作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皮革的制作加工中,可以增强其柔韧性,容易加工。
最近爆出的食品中添加塑化剂的问题,被指出添加的有毒塑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脂(DEHP),不法商贩用DEHP代替棕榈油作为起云剂的添加成分,因为棕榈油的成本是DEHP的将近5倍。DEHP的毒性要远高于三聚氰胺的毒性,会对人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塑化剂被证实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影响生殖系统,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含有塑化剂的食品,对心血管疾病危害风险最大,对肝脏和泌尿系统也有很大伤害,而且还会透过基因传给下一代。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塑化剂DEHP规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为每公斤0.0025毫克。意味着,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终生每日摄入塑化剂1.5毫克至8.5毫克,才可能导致明显的健康损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表示,塑化剂可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微量摄入不必过分恐慌。
目前,发现含有塑化剂的食品涉及的食品种类有:
1:茶饮料类;2:果汁类;3:运动饮料类;4:果浆果酱类;5:粉状类(胶原蛋白粉、益生菌、果汁粉等);6:锭状类(口嚼锭、羊乳片、胶囊等)。
涉及的品牌有:同意、台糖、台盐、白兰氏、金车、台湾比菲多、盛香珍、长庚生技、鲜茶道、自然美、顺天堂草本公司等。截至2011年5月27日,受事件牵连厂商近200家,使用过遭污染原料的制造厂商多大95家。
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6月7日再次更新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问题企业为279家,相关产品增加到948种。其中包括多种儿童食品。国家质检总局强调:问题企业的相关产品一律不得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