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国内外对饲料中有害重金属汞的含量有着严格的控制,动物摄入被汞污染的饲料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1],因此建立饲料中痕量汞的测定方法就十分必要。目前用于测定汞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色谱法等[2,3]。冷原子吸收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痕量汞的测定,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汞原子蒸气发生装置,将汞原子蒸气通过载气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用此法测定饲料中痕量汞,取得满意的结果,标样测得结果与标准值十分吻合。
  2、实验部分
  2.1、主要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汞空心阴极灯,WHG-103A氢化物发生器,WNA-1金属套玻璃高效雾化器。
  2.2、主要试剂
  20%混合酸液:HNO3∶H2SO4∶H2O=1∶1∶8;
  40%SnCl2:分析纯;
  20%盐酸羟胺:分析纯;
  汞标准储备液:称取0.1354g二氯化汞,用20%混合酸溶解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此溶液浓度为1mg/mL。
  实验所用硝酸、硫酸均为优级纯,水为去离子交换水。
  2.3、仪器工作参数
  参见表1。
  表 1、仪器工作参数
| 
   波长  | 
  253.7nm  | 
 灯电流  | 
 2mA  | 
| 
 狭缝  | 
 0.7nm  | 
 读出方式  | 
 峰面积  | 
| 
 氮气流量  | 
 800mL/min  | 
 读出时间  | 
 50s  | 
  2.4、实验步骤
  2.4.1、样品预处理
  准确称取饲料样品1g左右,置于消化回流装置锥形瓶中,加入10mL硝酸,2mL硫酸,装上冷凝管,先小火加热1h,待发泡停止后,再升温加热回流2h,直到溶液变成透明为止,冷却后,将消化液移入50mL试管中。
  2.4.2、测定步骤
  准确移取上述试样消化液5mL于汞蒸气发生瓶中,加入3滴20%盐酸羟胺,盖紧瓶盖,用注射针管从侧面注入1.5mL 40%SnCl2,振荡30s,通入氮气,汞蒸气在氮气带动下进入T型石英管中,进行冷原子吸收测定。
  图 1 校准曲线
  2.4.3、校准曲线
  从汞标准储备液中,用20%混合酸逐级稀释至100μg/L,作为汞标准工作溶液,分别移取:0.0、2.0、4.0、6.0、8.0、10.0mL,定容于100mL中,再分取5mL,按测定步骤进行测定,读出吸光度并绘制校准曲线,曲线相关系数r=0.9998 。见图1。
  3、结果与讨论
  3.1、载气流量控制
  实验中用氮气将发生瓶中的汞蒸气导入到T型石英管中进行测定,因此导气流量大小将直接影响测定结果,流量太大,吸收值减小,灵敏度降低,流量太小,峰面积读数拖尾太长,故本文选择最佳气流量为800mL/min,读数时间为50s。
  3.2、共存元素的影响
  对饲料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于10μg汞(以μg计):Ca2+(400)、Mg2+(800)、K+(200)、Na+(200)、Fe3+(50)、Cu2+(10)、Mn2+(50)、Zn2+(50),对汞的测定不足以引起干扰。
  3.3、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及回收实验
  用本方法分析了大量的饲料样品,测得结果及加标回收实验见表2。
  表 2、实际样品结果及加标回收实验
| 
    样品号  | 
  测得结果(mg/kg)  | 
 加入量(mg/kg)  | 
 回收量(mg/kg)  | 
 回收率(%)  | 
| 
 A   | 
 0.10   | 
 0.150   | 
 0.154   | 
 103  | 
| 
 B  | 
 0.06  | 
 0.200  | 
 0.190  | 
 95  | 
| 
 C  | 
 0.09   | 
 0.100   | 
 0.101   | 
 101  | 
  3.4、方法检出限与精密度
  对空白溶液做6次平行测定,以其测得值的标准偏差3倍作为方法的检出限,汞的检出限为0.19μg/L;对饲料样品作6次平行测定,其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作为方法的精密度,为1.9%。
  3.5、对照实验
  为考察本方法的准确度,分析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桃叶GBW 08501和大米GBW 08508,获得的结果列于表3,分析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表 3、标样分析结果(mg/kg) 
| 
 标 样  | 
 测得值  | 
 标准值  | 
| 
 桃叶GBW 08501  | 
 0.045  | 
 0.046±0.012  | 
| 
 大米GBW 08508  | 
 0.036  | 
 0.038±0.005  | 
  4、参考文献
  [1]张德福.浅谈实验动物饲料内有害物质的污染及其消毒. 饲料研究, 1998,(3) : 25-26.
  [2]牛建军,汪炳武.痕量汞分析现状和展望. 分析化学, 1991,19(12) :1448.
  [3]Robinson K G,Shuman M S.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in Surface Waters Using an Optimized Cold Vapor Spectrophotometric Technique,Int.J.Environ.Anal.Chem., 1989, 36(2) :111-123.